今年的建筑界奥斯卡四分之一被中国抱走
国际知名建筑网站Architizer今年的A+ Awards获奖名单,终于出炉了。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之一,2021年,有超过100多个国家的5000多个设计项目参与了它的竞争,总获奖项目不到5%,可谓是激烈非凡。
在总计179个获奖项目中,落地在中国建筑项目共获47个奖项,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是去年获奖数的1.6倍。
这里面,既有马岩松的海口云洞图书馆,安藤忠雄的和美术馆这样的大师名作,更有包括体育馆、幼儿园、地铁站、会议中心等多种多样的建筑形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随后大量棘手的社会问题,中国人交出了一份惊艳全球的答卷。
显然,这些建筑背后的设计,也用无穷的创新力和人文关怀,体现了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全方位地关照着普通人的生活。
云洞图书馆位于海口世纪公园音乐广场西北侧,背靠大海,前接休闲广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共有两层,内部分为图书馆和公共休息区。
作为中国第一位赢得海外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建筑师,马岩松总能给他的作品注入丰富的想象力。
正式运营前,它就被《》评为“2021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建成作品”之一,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了刷屏潮。
通体白色,圆滑弧度,再加上周身大大小小的孔洞,怪不得这栋雕塑般的建筑被称作“云洞”。
这些孔洞不仅让整体空间看起来更开放,还把自然光引入了室内。从每个圆洞看出去,都是不同的风景画。
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云洞图书馆整个内里空间彼此相连,不见锐角,极具流动感。人们进入其中,就仿佛开启了一场云层中的梦幻探索之旅。
这个一向以美食闻名的地方,如今拥有了建筑界最高奖普里兹克奖获奖者——安藤忠雄打造的和美术馆。
建筑饰面的清水混凝土,是安藤忠雄最善用的材料,让和美术馆看起来简洁干净。层层叠叠的环形外观,灵感正来自岭南建筑文化中的“圆” 。
美术馆内部,随着时下人们欣赏张大千、齐白石大作的脚步,墙体的隔栅立面不断切割光影,也带来随时变化的窗外风景。
与外观的“圆”相呼应的,还有极美的双螺旋楼梯。从底部仰视穹顶,视觉无限纵深,宛如与一只大眼对视。
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中心,毗邻明清御窑遗址,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代表着特殊的国家记忆。
博物馆的建筑面约1万平方米,分为地上地下两层,除了展览空间,还包括礼堂、剧场、修复室,以及纪念品商店和咖啡厅等。
它由八个的拱顶结构组成,基于传统的柴窑样式打造。在较低楼层,室内和室外的小庭院相连,形成一体的文化空间。
除了展出御窑文物,这座博物馆将借助信息技术,连接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御窑瓷器,凸显中国瓷器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位于无尽的绿色环抱,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壮观之间,设计师让自然元素成为了主角。
目前,竹林覆盖了大部分场地,作为呼应,将竹子作为建筑选材,成为了对自然环境的延展。
书院位于四川宜宾长宁县竹海镇永江村黄桷滩的村落,紧靠蜀南竹海风景区。它由两座老房子改造而成,结合了音乐工坊、书院、禅修三者的功能。
作为对宝钢工业遗产的再创造,设计师采用了半透明的材料,白天能为建筑内部提供充足的自然光,而晚上,室内光线则制造了美观的效果。
海下游客中心邻近海下湾海岸公园,这里位于香港东北部,风景优美,海洋生物丰富。游客中心内的建筑物环绕着一个中央草坪,为游客举行集会活动所用。
这座礼堂回应的是关于死亡的话题。进入大厅前后,光线由暗变亮,阳光从主天窗以及两侧狭窄的缝隙倾泻而下,让空间成为提供安静的内向沉思之地。
这座礼堂将三角形和圆形的人工元素嵌进了大海、天空和日落的自然环境中。刺穿天空的形状简洁而有力,让它成为矗立在海天之间的永恒纪念碑。
坐落在青山茶园间,雅达剧院是一座真正的“大自然中的剧场”。因此,剧院设计不再采用“封闭盒子”的方式,而是通过“开放”为游客打造艺术与自然融合的独特体验。
建筑造型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和景观庭院的启发,立面使用了实木和玻璃两种材料,让它既能更好地融入环境,又能映照波光粼粼的湖面与附近茂密的森林。
为被称作“亚洲达沃斯”的企业家论坛打造的,是一座雪原之中的帐篷形建筑,它与天空、地面、雪、森林和山脉融为了一体。
位于屋顶中心的天窗允许自然光进入室内,象征着在活动期间产生的精彩讨论与见解。
崇明岛是上海和周边城市人们周末和其他假日的休闲好去处。除了农田,人们的活动也成为了另一种乡村景观。
引发人们围绕此装置休息、交谈和闲逛,是设计者试图激活乡野公共空间的实验。
为打造一个人、技术和自然环境能和谐共存的地方,建筑师向这个以纺织与服装制造业为主导的地区引入了植物园,湿地和生态旅游功能。
在动工前,设计团队有意将这片区域搁置了一年,以便大自然进行它的修复。当植物发芽,白鹭主动来到这里栖息时,项目才真正开始。
受里弄文化的启发,设计师在上海市中心打造了一个由鲜艳的红砖和米色墙壁构成的城市走廊。
在这个色彩夺目的商业中心里,随处可见大量的绿色,包括花,灌木,树,还有垂挂植物等,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氛围。
在重庆,世界上发展最快、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建筑团队建了一座水晶桥。它将多个塔楼连接在一起,制造了相互联系且更人性化的城市景观。
高大的书架灵感来自宏伟的都江堰大坝,像一座用历史背景和文化建造的高墙。映衬着黑色瓷砖地板,书桌宛如湖面停泊的小船。
中央的镜面吊顶则在视觉上扩大了空间的延展性,给予了人们空间高而开放的感受。
这个商业中心占地4.2万平方米,最吸睛的当属楼面巨大的魔方。它受到了社会化媒体时代和动画游戏文化的启发,包含了交互式设计,通过未来感丰富了夜晚的城市景观。
位于太仓市新建的人工湖边,这栋建筑的灵感来自水面上的涟漪。通过对开放空间的切割,以及波纹的弯曲造型,产生了更好的景观效果。
设计师将“水”和“光”作为主题,让整座建筑仿佛漂浮在水面上,展现了未来科技城市的形象。
其中光立方艺术装置由亚克力材料制造成,提供了了照明的作用,高低错落地悬于大堂入口前的水面上。弧形的墙体设计宛如弯曲的水流产生的涟漪,创造了流体般的空间形态。
这座建筑融合了银川“丝绸之路”的民间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采用极简主义的设计,融入了柔和的曲线元素,整体像漂浮在湖面上的丝绸。未来,它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市民文化中心。
水是济南的脉络。设计师的规划了如同林荫大道般的宽阔城市空间,让支流形成了巷道,以传统的庭院的形式打造了社区。
高大的商业塔楼仿佛六棵柳树,而公共区域则如树下的睡莲,两侧是莲花荚状的住宅区。
设计团队为家具展商打造的户外独立展馆,为临时展厅的回收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可持续解决方案。
不仅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组装,该设计还同时满足了家具展示和休闲放松的双重功能。
最后,建筑师成功回收了整个建筑,并为农村社区提供了410套有多种组合形式的桌椅。
在这个由老厂区改造的空间里,设计师运用抽象的几何元素,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超现实的环境,鼓励他们探索几何形状的可能性,构思冒险故事,以各种方式解放感知力和想象力。
浪花园是2020年深圳簕杜鹃花展的一个可回收展示花园。通过模拟海洋来寓意深圳,它深受公众喜爱,自开放以来每天接待超过5000名游客,最终被投票决定在花展结束后保留。
建筑的外观设计借鉴了江南四合院的风格,同时融入了传统宫殿元素。从远处看,拥有弯曲尖顶的双坡屋顶与不远处起伏的山脉剪影相呼应,如一幅工笔画,简洁有力。
在这间英语学习中心里,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上层模块是专为孩子设计的探索世界,儿童可以在立方体网格内爬上爬下,在等待或休息的时间里玩耍。
外表纯粹的白光使整座建筑看起来完整、干净,背后是设计师试图达成的“清泉石上流“的效果。建筑内部则给予了更强烈且变化的色彩,满足了立面设计和展示内容的需求。
这座公园并没有与城市隔离开来,而是与停车场、地铁站、餐厅、住宅和商业空间的结构交织在一起。
因此,比起大面积的种植,设计团队将其规划为了一个便于周边居民休闲、运动和聚集的地方。
设计团队的三重堤防策略打造了一个多功能区域,包含了山地公园,潮汐公园和有城市步道的高架滨水区等,兼具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这座茶叶市场的最大亮点是一个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竹制覆盖结构,总长18米。作为风雨中的遮蔽,茶叶市场也保持着开放性,反映了东方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通过拥有弯曲线条的拉绳格栅天花板,设计师创造了一个由自然而汹涌的水流形成的空间。通过调整密度、高度和大小,天花板的透明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带来穿梭其中时感受到的空间深度。
设计重点是将衰败的工业区改造为面向公众的艺术中心。锯齿形的老厂房被覆盖以半反射的铝包层,底部的红砖暗含其历史特征。未来,它将用作展览、表演和庆典等多种文化活动。
在这栋公寓内,总计90平方米的面积是完全开放的,没明确的空间划分,四周是隐藏式橱柜和一排深凹的窗户,中心是3.5米高的多功能桌子。
公寓的主人表示,他们盼望有一个自由的家,让一家人随时呆在一起,让孩子可以尽情地奔跑。
这座民宿由由3栋不同年代的传统建筑和2栋新建筑组成,入口使用了落地玻璃窗,提供了一个更具互动性的交流场所,同时填补了房屋倒塌的部分。
设计的目的是打造一个环保、多功能和高效的工作区域,打破传统办公结构的刻板印象,体现政府和市民之间大家庭的关系。员工可以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独特的办公空间。
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上开了很多圆孔形的窗户,让整栋楼如同一块奶酪。30米长的白色金属走廊连接了新旧幼儿园区域,同时为树在屋顶让出了一些半圆形。
彩色圆形图案除了屋顶,还出现在了教学楼前的地面上,引导孩子们安全进入教室。
作为嘉兴市老城重塑的一部分,设计师打造了三个庭院,且保留了四棵樟树,让整个屋顶置于树荫庇护下。围绕建筑和庭院,由楼梯和坡道组成的立体流线,吸引着公众参与。
建筑师采用了银白色的金属幕墙来搭建主楼的立面。它们主要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此外,这座体育馆还利用玻璃窗和穿孔幕墙增强自然光和通风,并丰富了立面的纹理。
体育馆的矩形主体看起来如同漂浮在一座山上,产生了趣味性的视觉效果。建筑立面运用了斜线、切割以及三角形,呼应了背后公司集团的标志。
通过对三角形图案的不同处理以及红色的运用,建筑形象被呈现得灵活且富有激情。
地铁18号线的设计期望同时体现成都的过去和未来。在特色艺术站,设计师通过天花板、墙体、柱子和地板的整体构思,为地铁环境营造了舒适的氛围。
蓝色和绿色的主题色调分别代表着蓝天和草原,体现了自然对生命的孕育,将其运用至轨道交通中,表达了成都人包容开放的心态。
泰山边,设计团队以“云海中的水晶贝壳”为形态将其归于自然。开放的空间使人饱览山脉和森林的风光,透明玻璃窗也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
出于保护隐私的需求,更衣室和健身房就设置在游泳池旁,贝壳的开口也特意朝往不同的方向。
景观团队打造了一条蜿蜒的带状木板路,将荒凉的人行天桥与城市的人行道网络重新连接起来,起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整条路宛如绿色绒布上的一根纯白丝带。
这次设计将老糖厂改造成公共集会场所。地下工厂和污水池被重新改造,废墟被创造性地融入城市设施中,给人类带来新的体验,以及对历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