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英才故事⑤丨陈洋:临急受命产品废渣变身新材料

文章出处:BOB真人/华仕建材 发表时间: 2024-11-26 02:52:13

  “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研发的‘电解二氧化锰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备不烧耐火砖’项目,要逐步加大对固体废弃物电解二氧化锰开发和利用,规模化、产业化研制出高性能不烧砖……”11月6日,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来自湖南工学院的陈洋博士正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坐落于祁东县归阳工业集聚区内的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做新能源锂锰电池及各类锂电池锰系前驱材料的科技开发、生产、销售。但生产后留下的电解二氧化锰固体废弃物该怎么样处理,却一直困扰着企业。

  而为这家公司可以提供解题“钥匙”的,正是衡阳“博士行动”中,市校企联合引入的人才陈洋。

  2021年,衡阳创新实施市校企三方合作引进高端人才的模式。引进的博士既在高校承担科研教学任务,又通过挂职、兼职创新、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在企业组织创新创业活动。

  同年,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洋,即将博士毕业。去哪里工作发展,也是他面临的选择。

  “当年我找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衡阳市第一季‘博士行动’,被政府大力引进博士的政策所吸引,再加上衡阳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就选择留在这里。”

  说起最终选择衡阳的原因,陈洋表示,自己在来衡之前,也去过不少地方,像湖北孝感、安徽芜湖、江西赣州等地。综合比较之下,最吸引他的还是衡阳。

  2022年,陈洋正式入职湖南工学院,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开展非氧化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原料高值高效利用、新型耐高温复合材料以及轻质高强材料领域的研发工作。

  然而在如何与企业组织合作上,陈洋有些“摸不着头脑”。“作为一个此前从未来过衡阳的外地人,我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对衡阳企业情况也不了解,该如何去联系企业、选择企业也是一头雾水。”

  “市人才办的服务很到位,通过提供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让我们对本地企业有了初步了解。在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又带我们当地考验查证了企业的发展状况。”

  不仅如此,衡阳市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生活等多方面,都为来衡人才提供了配套服务。陈洋说:“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借助市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让我学习的知识能够用到实践中。”

  “自校企合作开展之后,湖南工学院与我公司联合建设了锰酸锂用电解二氧化锰绿色生产与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说,“在陈洋博士的技术指导下,公司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制备耐高温材料,减少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衡阳市唯一一家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的企业,其生产的锰酸锂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属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新能源材料产品,年产量可达1万吨。

  然而高产量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每年产生的电解二氧化锰废渣怎么样做绿色无害化处理?

  “行业传统是采用填埋的方式,但这样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也会对土壤周边的作物造成巨大影响。”周表示,由于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近年来对企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公司选择向高校求援。

  陈洋的到来打破了僵局。加入研究中心后,陈洋先后与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2个攻坚项目,主要是做二氧化锰废渣回收利用的研发工作。

  “目前第一个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已制备了不同级别致密度的陶瓷材料,后期将应用于耐火浇注料、混凝土领域。”陈洋表示,第二个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实验室阶段研制的不烧砖耐压强度可达50兆帕,高温抗折强度可达11兆帕,远超国家标准不烧砖。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陈洋又将目光投向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方面,并积极探索它们在耐高温复合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

  “下一步,计划立足湖南作为水稻大省的省情,基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将其转化为高的附加价值陶瓷材料,解决稻壳制品原料活性高、结构不致密的问题,为推动我省农业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提供借鉴。”陈洋说。

  除了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陈洋还有另一个身份,湖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任教师。

  陈洋来衡阳虽然仅仅3年,却先后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市级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开放课题3项,横向项目4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项。与衡阳本地企业签订横向项目3项。

  与此同时,他热情参加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开展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他指导开展的第一个项目《铸造高温铠甲—镁碳耐火材料洁净钢生产守护者》,就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铜奖、“建行杯”第九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二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

  “这些学科竞赛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研究的真谛与魅力,激发了大家对学术探索的渴望,同时也为咱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作为陈洋实验室的一员,湖南工学院大三学生申丹凤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其实很多学生都想参加学科竞赛,对于科研项目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是苦于找不到指导教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陈洋坦言,有不少学生主动找到他希望能一起做项目。

  “我想像我的导师一样,做一名引路人、教育工作者,引领学生少走弯路,热爱无机非专业。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无机非专业学生从事科研和继续学科竞赛,争取获得国家级、有分量的奖项。”陈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