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题库及课后答案
1某国2016年GDP达到70万亿元,其中总消费达到30万亿元,净出口达到5万亿元,则该国的总储蓄和资本净流出分别是()。[暨南大学2017研]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Y=C+I+G+(x-M),而国民储蓄S=Y-C-G,资本净流出为
S-I=(x-M)。由于该国GDP为70万亿元,总消费为30万亿元,净出口为5万亿元,因此该国的总储蓄为
70-30=40(万亿元),国内投资为70-30-5=35(万亿元),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口,为5万亿元。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限内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才能认定一个人为失业者。
2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即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的GDP为40万美元。
(2)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40-1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考点一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4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5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之所以说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是因为:
政府通过雇请公务员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发生了实际的交换活动,所以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在此期间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这些救济金不计入GDP。
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虽由出售产品的企业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虽然不构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产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