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精选5篇)
目前,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中如梁、板等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基本上采用C50混凝土或大于C50的混凝土。所以对C50以上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对C50以上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的设计、试拌中需注意的事项,结合本人多年来对桥梁上预应力C50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原材的选择注意要点作如下简述。
集料的性能对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等将起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这样才可以配制出既满足技术性能要求,又能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C50混凝土。
应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河砂,因为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标准要求。而山砂一般不可以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这样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砂也不宜太粗,否则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品质。C50泵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
另外还需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比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能。
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配制C50以上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强度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高强度的集料才能配制出高强度的混凝土。应选取质地坚硬、洁净的碎石。其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或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测定,粗集料强度一般宜为混凝土强度的1.5倍~2倍,或压碎指标不宜低于规定值。
粗集料的颗粒形状、表面特征对C50以上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应选取近似立方体的碎石,其表面粗糙且多棱角,针片状总含量小。影响C5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主要的因素有集料的强度、水泥石、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而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水泥石和集料界面的粘结。由于粗集料的表面粗糙、粒径适中这样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来提升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集料的级配是指各粒径集料相互搭配所占的比例,其检验的方法是筛分。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配制C50混凝土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因为C50混凝土一般水泥用量在440~500Kg/m3,水泥浆较富余由于大粒径集料比同重量的小粒径集料表面积要小,其与砂浆的粘结面积相应要小,其粘结力要低,且混凝土的均质性差,所以大粒径集料不可能配制出高强度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符合标准要求,且集料的空隙要小,一般会用两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即使用连续级配碎石,减小空隙率小。
集料中的泥土、石粉的含量要严控,其含量大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
水泥优先选取旋窑生产其强度等级42.5或5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旋窑生产的水泥质量稳定。水泥的质量越稳定强度波动越小。
因C5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较大,水胶比小,强度要求高,混凝土拌和物较粘稠,这样给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及施工要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提高性能,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削减工程成本,外加剂的选择尤为重要。
选用外加剂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通常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高效早强减水剂。
配制C50混凝土关键之一是选择与水泥相溶性好的外加剂。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较好时表现为: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坍落度损失小;混凝土密实性好;混凝土各耐久性指标有较大提高等。普通减水剂在正常掺量下减水率约8%~10%,用量过大则又会导致过度缓凝或离析等不良现象。
σ――实施工程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如无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的统计资料取6MPa。
混凝土的水胶比[水/(水泥+矿物微细粉)]一般不大于0.4,这是配合比设计的特点之一。低水胶比能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并减小孔隙尺寸,通过混凝土的低渗透性来保证其耐久性。严控水胶比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之一。C50混凝土宜采用以下0.30、0.32、0.34、0.36、0.38五个水灰比进行试拌来确定最佳水灰比,一般会用0.34作为基准水灰比。
水泥浆与骨料(亦称集料)的比例为浆集比。采用适宜的集料时,固定浆集体积比为35∶65可以很好地解决强度、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配制出理想的混凝土。〖JP〗
在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中,确定单位用水量是必须的。C50混凝土中由于掺入高效减水剂,坍落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高效减水剂的性质和掺量来控制,因此,不能用确定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方法来确定单位用水量。
根据石料的粒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及掺量来确定。一般坍落度为75~90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45~160Kg/m3;坍落度在170~200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60~170Kg/m3。
砂率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当水胶比不同时,混凝土中的最优砂率也有所变化。C50混凝土的砂率可根据胶凝材料总量、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等因素,由经验确定砂率,一般坍落度在75~90mm时宜取0.28%~0.33%,坍落度在170~200mm时宜取0.37%~0.40%。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根据配合比全计算法的基本观点:石子的空隙由干砂浆来填充;干砂浆的空隙由水来填充。则可根据确定的水灰比、用水量、砂率及砂的表观密度确定砂子的用量;1000L混凝土中除去干砂浆和水的体积则为石子的体积。
使用搅拌机前应用与试配时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灰比及灰砂比进行涮膛,以免正式试拌时水泥砂浆粘附桶壁。试拌量应不小于搅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加料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特别是外加剂的掺法是同时掺还是后掺。
试拌得出的拌和物坍落度不能够满足要求或粘聚性、保水性不好时,应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的调整用水量和外加剂的掺量或砂率。用水量调整的幅度不能过大,因C50混凝土的水灰比低,增加用水量相应水泥用量的增大幅度较大。如通过以上调整混凝土拌和物仍不能够满足混凝土运输、泵送等施工工艺的要求或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则要考虑重新选择水泥或外加剂或联系减水剂生产厂商调整好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检验应测定0min、30min、60min、90min的坍落度。因拌出的混凝土要经过运输才入模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过大导致运至现场的混凝土无法入模浇注。因此配合比设计时要认真考虑混凝土在运输、泵送等施工工艺过程中的坍落度的损失确保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规定进行一定的调整。C50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6~8次的重复试验做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因有些因素对普通混凝土C40以下影响不大但对C50混凝土C50以上的影响往往比较显著。
配制C50桥梁混凝土应选用优质原材料水泥要求42.5级以上的旋窑水泥,粗集料要求最大粒径31.5mm、堆积密度大、含泥量少、针片状少,细集料要求细度模数2.6以上、含泥量低,外加剂应根据季节要求优选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以满足施工需要和强度要求。通过原材料的合理选择,正确的材料计算,能试配出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C50混凝土。
上述C50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考虑混凝土强度,未对其进行长期性、耐久性验证,同时设计过程中未使用粉煤灰等材料,来达到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收缩,减少相关成本的目的,是配合比设计中不足的部分。
3、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4、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很多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固、液、气三相体,就是在满足有关要求的前提下,最好能够降低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也是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自身的需求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的最佳比例,同时,尽可能采用最小的胶凝材料用量,在满足技术方面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作用,赋予拌合物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⑴水泥。配制混凝土一般都会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矿渣硅酸盐32.5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一定要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一般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32.5水泥。
⑵骨料。普通混凝土中的骨料的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量的3/4,因此对混凝土来说很重要,它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配合比设计中应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对一直处在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一般都会采用干燥状态骨料,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情况良好。细骨料宜优先选用Ⅱ砂;当选择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充足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降低砂率。粗骨料宜选择5-20mm或5-25mm连续粒级的碎石。
⑶掺合料。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其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两大类。一般主要使用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外观类似水泥,胶凝性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混凝土掺合料。配制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结构混凝土、抗硫酸盐、压浆混凝土等,均可掺用粉煤灰。通常选用F类Ⅱ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是经干燥、磨细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状材料,其活性比粉煤灰高。通常选用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同时掺加适量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⑷水。为保证混凝土用水的质量,使混凝土性能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离子、碱含量等水质要求的规定;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放射性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⑸外加剂。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检验项目应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混凝土减水率,符合标准要求方可使用。减水剂以溶液掺加时,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液体减水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粉剂减水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内,需二次添加外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搅拌均匀方可出料。
⑴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与强度标准差。当施工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或C30等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⑵计算混凝土水胶比。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来确定回归系数aa和ab;当不具备试验统计资料时,碎石aa0.53ab0.20,卵石aa0.49ab0.13。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规程选取;混凝土水胶比小于0.40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⑶计算用水量。每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规程计算,也可结合经验并经试验确定外加剂用量和用水量。
⑷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济合理的胶凝材料用量。计算矿物掺合料用量,继而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复掺时,针对不一样的等级粉煤灰,选择正真适合的复合比例,与Ⅱ级粉煤灰复合,粉煤灰控制在15%,矿粉控制在30%。与Ⅰ级粉煤灰复掺,最佳组合,粉煤灰控制在20%,矿粉控制在40%以内。
⑸砂率应根据骨料的技术指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参考既有经验资料确定,当缺乏砂率的经验资料可参考时,可通过体积法或质量法确定砂率。
⑹试验室成型:每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应不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一般搅拌20L-25L做强度试验,当有其他如抗渗等要求时根据试模的尺寸计算。保持计算水胶比不变,以节约胶凝材料为原则,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外加剂用量和砂率等,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契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比。
⑺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外加剂掺量也做减少和增加的微调。
⑻通过绘制强度和胶水比关系图。配合比应按以下规定进行校正配合比调整后,应对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做试验,契合设计规定的耐久性能要求的配合比方可确定为设计配合比。可根据常用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并应在启用过程中予以验证或调整。
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前需进行配合比审查和核准。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是指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等指标应相同。遇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有特别的条件时;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在生产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如因天气或施工情况变化可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需要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结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最大的目的是选择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最佳比例,从而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砼成本。在实施中应加强配合比控制,并按照不超过3个月周期进行统计以积累数据。以上为个人根据从事预拌混凝土多年工作经验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做一些心得与探讨,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同仁们指正。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自行修建的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50km/小时,运营时速将达到400km/小时。我工区施工的济南区段有298片混凝土现浇箱梁,五个大跨度现浇混凝土连续梁。由于工期紧,施工量大,我们对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及优化。
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箱梁的混凝土技术方面的要求为:环境作用条件等级为T2,28d抗住压力的强度C50、弹性模量≥3.55×104MPa,56天龄期冻融次数为≥200次、抗渗≥P20、电通量≥1000C,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为100年,所以该铁路是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控制指标。
原材料的选择对高性能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可施工性、适用性等,使之达到高性能,就一定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首先应考虑适量掺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矿物掺和料; 其次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及水胶比,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 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 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 kg/m3, 最低胶凝材料用量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进行确定;再次是控制混凝土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碱含量和氯离子;最后是考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达到满足施工要求的拥有非常良好的拌合物性能的混凝土。
水泥选用山东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富余系数取1.0即:fce =1.0×42.5=42.5(MPa)
按照科技基 [2004] 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要求,水胶比不宜大于0.35,所以取0.32、0.29进行试办计算。(由于工期原因,为使现浇梁3至5天能进行初张拉,根据3强度结果,最终选择0.29水胶比,所以下文几个表只列举了0.29水胶比的试验结果)。
采用最优砂率法,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的孔隙率试验进行确定混凝土的砂率,粗骨料的级配有不同比例最大容重法确定。本标段粗骨料粒径为5―10mm和10―20mm人工碎石,细骨料为河砂。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初步试拌砂率为38%。
混凝土单方材料计算有体积法和容重法,本配合比采用假定容重法,按下列公式计算: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一般可取2350~2450 kg。
本配合比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取2400 kg计算并试拌,经过试拌及对混凝土拌合物容重测定,混凝土的容重最终为2360 kg/m3。
考虑混凝土水化热及耐久性技术方面的要求,矿物掺合料采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的方式,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冬季施工,掺合料选择了不同的掺量,最终配合比见表1,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见表2,混凝土硬化后指标检测见表3。
配合比编号 水泥(kg) 细骨料(kg) 粗骨料(kg) 水(kg) 粉煤灰(kg) 矿渣粉(kg) 外加剂(kg)
编号 抗压强度(MPa) 压缩弹性模量(GPa) 电通量(C) 28d抗冻性 抗裂性 抗渗性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有害物含量计算如下:
混凝土总碱含量=水泥用量×水泥碱含量+粉煤灰用量×1/6×粉煤灰碱含量+矿渣粉用量×1/2×矿渣粉碱含量+外加剂用量×外加剂碱含量+用水量×水的碱含量;
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水泥用量×水泥氯离子含量+粉煤灰用量×粉煤灰氯离子含量+矿渣粉用量×矿渣粉氯离子含量+外加剂用量×外加剂氯离子含量+用水量×水的氯离子含量+细骨料的用量×细骨料氯离子含量+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氯离子含量。
经计算,该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中编号为1的配合比混凝土总碱含量为2.42kg/m3;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为0.116 kg/m3,占胶凝材料的百分比为0.023%;编号为2的配合比混凝土总碱含量为2.56kg/m3;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为0.121 kg/m3,占胶凝材料的百分比为0.024%;编号为3的配合比混凝土总碱含量为2.71kg/m3;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为0.127 kg/m3,占胶凝材料的百分比为0.026%。
上面三个图分别为配合比A、B、C龄期为4-8天内的强度统计,从图能够准确的看出配合比早期强度B优于A、C优于B。
28天龄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平均值配合比A为:57.1MPa;配合比B为:59.7MPa;配合比C为:57.6MPa。从28天标准养护试件平均强度来看,配合比B的后期强度要略高于配合比A和B。这就说水泥用量增加能大大的提升混凝土强度,但是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到达这个范围后再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就只能借助于掺合料和外加剂。
同时,我们大家可以看出,根据不同的龄期强度要求,使用不相同的配合比,对工程的进度乃至成本十分重要。
混凝土工程是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位,其强度/耐久性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使用年数的限制。水运工程混凝土一直处在海水环境,旁边的环境腐蚀性强,特别对于水位变动区/浪溅区的混凝土,其所承受的冻融状态/海水腐蚀环境更为恶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水运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审查进行研究。
指导项目监理人员对承包商所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审核检查,提出审查的重点、关键点。
混凝土除强度和拌合物的和易性一定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尚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外界条件,具备所需要的抗冻性、可抗渗性、抗蚀性、防止钢筋锈蚀和抵抗冰凌撞击的性能。
监理应督促承包商提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实施工程单位应提前对拟采用的原材料、外加剂做出详细的调查并抽取样品进行有关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安排配合比设计工作。监理同时组织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平行设计,并以此作为审查实施工程单位所报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监理在接到承包商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审材料后应尽快组织审批工作,审查的重点包括强度及抗冻标号、水泥品种及用量、水灰比、含气量、砂率、塌落度、粉煤灰及矿渣的掺量、碎石(卵石)的粒径、氯离子含量、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同时应审查石子、砂、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报告。
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取代水泥分等量取代和超量取代法,规范规定了最大取代百分比和超量取代系数限制,监理应重点审查。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其百分比的分母是指在取代水泥前的水泥用量(包括等量取代和超量取代法)。取代量应符合《水运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作业规程》中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的粉磨细度不宜小于4000CM2/G,其掺量宜通过试验确定,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的品质的50%;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的品质的40%,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应提高到50%~80%。
(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中只规定在海水环境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但没对无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作出规定;《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作业规程》JTJ275-2000中对海水环境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作出规定。按照规范的时间推论,宜遵守《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作业规程》JTJ275-2000中的相关规定。最低水泥用量不能低于《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范要求,但不宜超过500KG/M3。
监理应对承包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石子、砂的试验报告、所采用的混凝土用砂的级配、砂率选择进行审查。
(1)审查相关试验报告,检查其总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是否超标。对于常用料料源,重点审查总含泥量、泥块含量、轻物质含量。
(2)海水环境严禁采用活性细骨料,宜对有怀疑的骨料安排活性检验;淡水环境采用活性骨料时,应使用碱含量小于0.6%水泥。
(3)规范中除对浪溅区、水位变动区的钢筋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用砂条件限制使用海砂外,未规定禁止使用海砂,但在施工中宜尽量采用河砂。
(4)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用量占砂、石总量的质量百分率。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选择最佳砂率。最佳砂率与砂的粗细、级配、含气量等因素有关系。当配置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宜加大,一般超过40%,但不超过45%。砂、石子越细,配置混凝土的砂率越大。
(5)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应跟踪检查砂的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来调整施工加水量和砂的用量。对于下雨后的砂,其含水量显著增大,常常由于忽略该项工作,造成配合比计量不准确,改变了混凝土成品的和易性指标。
(1)塌落度是混凝土和易性的指标之一,其选择原则是: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影响混凝土塌落度因素包括水灰比、含气量、减水剂掺量、砂率、粗骨料的形状等。调整混凝土塌落度,不可简单的通过加水的方式,应通过试配的方式综合确定措施。
混凝土含气量是抗冻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抗冻性能主要通过含气量来实现,但含气量的增加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监理应通过现场测试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方式来验证配合比是否合理。
应选择质量稳定的引气剂,好的的引气剂能增加引气量,减少在振捣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引气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关注所用水泥的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引气效果较好;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引气效果较差,其引气剂的掺量宜加大。
(1)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最高限值,系指由拌合水、水泥、细骨料的海砂、粗骨料的海砾以及外加剂等很多材料带进混凝土的氯离子。尤其在海水环境和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会造成钢筋的腐蚀加剧,导致非常严重后果,对于氯离子含量控制应高度重视。
(2)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来源含量,混凝土的氯离子主要来自于拌合用水、外加剂、砂等,需严格分项控制。
影响抗冻性的因素包括水泥的品种、水灰比、含气量、集料的质量,其中主要的指标是水泥的品种及含气量的大小,宜重点审查。
(1)混凝土拌合用水,应采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的饮用水。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200mg/L。不得采用沼泽水、工业废水或含有害杂质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