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边形战士”的样子他们有答案
“六边形战士”——一个全能实力的代名词。二次元世界里,当各方面的属性被拉满,用以标识人物状态的星状图即呈现为饱满的六边形。
一直以来,康宁®大猩猩®玻璃持续关注各行各业的“六边形战士”们,发掘他们身上既矢志坚定,又鼓舞人心的特质,汇集正向力量,传递坚韧不息,创新不止的精神。
今天的三位“凡人英雄”,有非遗传承人,也有电竞选手和助农主播。谨以此片致敬生活中的那些拥有内心极其坚韧,对生活充满热爱,以信念开辟人生新篇章的“六边形战士”们。
此牛腿非彼牛腿,它是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一个木构件,迄今有六百多年历史。它作用在建筑的主力面,梁柱交替的地方,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因侧面看去像牛的大腿,所以叫牛腿。虽然被纳入非遗,但能够一眼认出,并叫得上名字的人仍然不多。
那是2013年,陈炜去义乌佛堂镇考察,在拍摄古建筑照片时,突然的发现。“很精美的构件!在很硬的木头上,狮子的鬃毛竟被刻画出蓬松飘逸的感觉,我一下子就被折服了。”
但当陈炜问本地人这是出自谁的手笔,他们只说得出是“工匠”,那一刻,陈炜觉得很可惜——牛腿的雕刻,制作一对就要耗时一个月的时间,工艺复杂,过程艰难,“中国的工匠从不署名,但传统的技艺不应该被忘记”。
这样的感慨之下,2013年3月28号,正在做古建改造的陈炜,画了自己的第一张牛腿画,并发了朋友圈。从此,他便时常让自己沉浸在画牛腿这件事上。“每天晚上坚持画一张牛腿小画,一开始很难,一个月下来就习惯了,三个月后,可以感觉到笔尖的沙沙声,再后来,好像和古代的工匠有了对话。”
“夏天一个人在客厅里作画,空调关了,画完之后,汗却没了,那是一种心静的感受。”学会独处,能够沉静下来,陈炜告诉我们,坚持而有韧劲地做有意义的事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常言说贵在坚持,但把画牛腿这件事坚持至今,九年时间,还是称得上了不起的。
一路走来,陈炜说自己无心插柳般的获得了很多“奖品”。牛腿画在朋友圈火了,原先建筑构件的图案慢慢的出现在了T恤衫、球鞋、滑板车上;一年后,作品收集成册就是一本关于牛腿的书,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评选活动评为当年“中国最美的书”;两三年时间过去了,陈炜想都不敢想的,因为牛腿画的出圈,他在国外举办了个人画展。
陈炜画的牛腿,走出了古典幽静的江南小镇,它以交互式的展现形式,出现在新潮又日常的介质之上,让古老技艺变得生动有趣,令民间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这就使传承不再是敲黑板的教学,而是首先靠近年轻人的心智,让人心生欢喜,想再去了解,进而主动学习并传承。打破传统的边界,做这样标新的事,以独特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去接触了解牛腿这个传统技艺,是陈炜一直以来的坚持。
“要保持好奇心,不要去设立边界。也别觉得它是遥远的东西。就像那句话说的,传统不是过去,是未来的现在。想做就做,不要被框住。”
无羡18岁那年,玩游戏打到了全区榜一,因此被上海的俱乐部看中,成功签约成为了一名职业电竞选手。“电竞是我喜欢的事情,游戏里也有更多同样爱好的伙伴,我来到俱乐部后,整个人的状态更加积极了。”
这期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多场比赛,也获得了不小的成绩,所谓少年得意不过如是。“能打职业进入到俱乐部里的人就已经万中之一了,你还要从多个万中之一里面走出来,争取那十万个人可能才有一个的名额,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为受伤的影响,跟不上训练,我也可能再也无缘比赛,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废物。”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对于职业电竞选手,操作反应的敏捷程度,是决定输赢的重要的条件,手部受伤对无羡的职业生涯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样沉寂两个月后,他终于等来一次机会——LGD让他转会过去,并且给他时间恢复和训练,让他慢慢调整状态。
这个机会,无羡牢牢抓住了。日日苦练,哪怕是逆风局,诸多不利,不到最后一刻也绝不认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止打出了让人意外的好成绩,坚定电竞的梦想也被重新燃起。
经历过挫折,无羡明白了真正的电竞精神,就是不到最后,永不放弃。“第一,你要全力以赴。第二,你要不留余地。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做好,保持着希望去努力。你要相信这不是结局。训练也好,比赛也好,作为一个职业的电竞选手,必须要有这样的信念。”
现在的无羡已经转型成了一名教练。作为教练,把队员们凝聚起来是他的职责,“打比赛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协作,一个人出了状况,整个团队就输了”。
职业电竞选手的年龄构成非常年轻化,无羡带的青训队中不乏有一些还很顽皮的,处在叛逆期的成员,对他们,无羡宽厚地说道,“我看他们就像看我的曾经”。
队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竞技状态同样都不能小视,“要知道队友是怎样的想法,去体谅他们,然后再做协同。对与错我们都一起做嘛,一起对一起错,至少能够一起变得更好,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也能知道错在哪里”。
电竞是属于竞技类的体育项目,伴随的压力很大,当无羡听到队员说想放弃的时候,“我很理解,但我一定不会放弃他。因为正是当年有人没放弃我,我才有了今天。我会拿自己过去的故事开导他,潜移默化地把我的信念带给他”。
所以,成为教练并不是离开了电竞的舞台,无羡把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传递给他的队员,协作团队去比赛,他只是转换了一种身份上场,换了一个角色战斗,换了一种方式追梦。
肖宝丹的老家在河南新乡龙王庙村,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她在这里长大,然后去到城里工作、生活。不太一样的是,当初一心走出去的她如今又回到了这片土地。
今年上半年,再次回到村里的肖宝丹发现了一件让她挺惊讶的事儿——乡亲们种的大蒜找不到好的销路,总是被低价抛售。“辛辛苦苦种了几个月,结果被别人几毛钱一斤的收走。超市里面卖的蒜都是几块钱一斤嘛。”
肖宝丹跟我们介绍,大蒜种植的过程是特别麻烦的,要历经好几个月,需要农民一颗颗的打理,非常费神耗力。“像我爸,每次挖蒜的时候,手都是肿的,是磨出来的啊。”
农民靠地吃饭,地里的收成,就是他们一年的收入。“一年下来也就几万块,还要刨掉买肥料和工具的费用,这个收益只能顾上基本的生活,我真的很想让他们一年的辛苦付出能够换一个好价钱。”
肖宝丹有直播卖货的经验,城里人看直播买农产品也已经是司空见惯,于是回到家乡的她顺势而为,成为连接乡亲们与优质渠道的桥梁,她开始尝试做助农直播,帮村里人卖大蒜。
直播成绩是非常喜人的,连续几天,卖了1万多单,每单至少5斤,总共卖出了6万斤左右的大蒜,“每一斤乡亲们都能比往日多得五毛到一块的收入。除了平台扣除的钱,其余20多万元全部归了农户。”
随着卖大蒜的成果在相邻的各村传开,其他村的村民也来找肖宝丹帮忙。还有卖蜂蜜的农户请她帮忙搭建线上店铺,她想自己卖货。时下红薯也快长好了,已经有乡亲打电话来问,这次能不能帮他们卖红薯。
乡亲们多是淳朴憨厚,不会说太多漂亮话,肖宝丹在村子的路上走着,常常被他们用家乡话叫 “卖蒜的小妮”,亲切又暖心。
正是这些,让肖宝丹感觉自己做这件事有意义,更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以前乡亲们没有线上销售的意识,第一次,乡亲们尝到了电商带来的甜头,并且想自己学起来。“我希望我能起到领率的作用,让乡亲们自己走上电商之路。”
而今,全县的村子肖宝丹都跑过了,“无论多远,我都会去帮他们。今年属于是一个尝试吧,最起码我们从线下来到了线上,后面花生、玉米、红薯还有更多的农产品也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卖出”。
随着肖宝丹的助农直播被当地一个新闻媒体报道,并成立了关于农产品的专栏,更多的人开始做助农直播。“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希望慢慢的变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在未来,一起帮助乡村振兴。”
三位故事的主人公,无论是沉浸式画牛腿的陈炜,还是在电竞场上挥洒热汗的无羡,抑或是扎根于乡里田间的肖宝丹,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贡献光热的同时,向我们所传递出的坚韧、标新、信念、协作、顺势和领率的精神特质与康宁大猩猩玻璃惺惺相惜。